刘家信
1943年生,长阳人,曾任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研究员,宜昌市文联副主席,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湖北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主任记者。
1965年参加电影放映工作,1976年调市委宣传部从事电视、摄影工作,并担任湖北电视台特约记者。他共拍摄编辑了电视新闻片200多条,中央电视台播出40余条;各类电视专题片40部,省级电视台播出18部,中央电视台播出3部;电视新闻片《大江截流》、《长江新滩滑坡》、《清江隔河岩截流成功》分别获全国新闻一、二、三等奖;5个专题片获省级二、三等奖;《歌乡长阳》专题片获海峡同乐奖,向国内外发行。另还采访拍摄了江泽民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宜视察的电视资料(时长近30个小时),以及大量的图片。1993年至1994年,参与主持拍摄大型电视文献系列片《三峡纵横》,并担任策划、制片和总摄影,该片1995年由湖北省音像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广电部第三届优秀音像制品“双向奖”和专题类二等奖。1997年摄制完成的《中国长江三峡全景图》航空图片获国家设计专利。
刘家信影视作品(1996)
20集电视文献系列片《三峡纵横》获第三届优秀音像制品“双向奖”专题类二等奖
1992年初,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4月宜昌市正式组建《三峡纵横》电视摄制组,摄制组主要由宜昌市委影视制作室、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录相室、湖北电视台国际部等单位抽调人员和设备,三峡开发总公司主要负责拍摄中堡岛工区的动态、移民搬迁、前期准备工作及领导视察活动;湖北电视台队主要是采访三峡人物;市委影视室队则抽调和聘请市直有关单位、湖北四川两省部分县市、以及湖北电影厂的专业人员组成较大的创作队伍,负责总体构思和创作以及三峡的风光名胜,风俗民情,历史文化等全面内容的拍摄。总成片400分钟,1996年《三峡纵横》由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当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第三届国产优秀音像制品“双向奖”录象制品专题类二等奖。随后几年里,中央电视台在地方台三十分钟栏目里汇编播出六集精选,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级电视台相继播出。(刘家信任总策划、总编导、总摄像、制片人)
宜昌第一条电视新闻片(1978)
1978年,经省电视台培训后,刘家信被聘请为湖北电视台特约记者,负责宜昌地区的电视采访任务。接受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是“高山治河造平原”,反映的是五峰湾潭万人开渠引水,改造湾潭河的故事,使用的是16毫米电影胶片,片长1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创下了宜昌人自己拍电视的先河。
后河,创下宜昌图片新闻发稿数量之最(1980)
刘家信的《珍稀树种群落》采写于1980年。当年4月,他随宜昌地区林业局一支森林考察队,进入到五峰后河一片原始森林,采访拍摄了300多幅各种珍稀树木花草和动物图片,为后河林场“珍贵树种群落”的发现提供了详细的图片资料。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林业,湖北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刊发了100多幅新闻图片,创下了宜昌图片新闻发稿数量之最。这对后来后河林区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