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才清
孙才清,1957年出生,湖北黄陂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早晨》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抬石头的人》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获湖北省油画艺术奖(2003);《建设者》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2004);《兄弟》由中国体育美术馆收藏(2006年);《三峡大坝浇筑工》入选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获第十二届湖北楚天群星奖银奖(2007);《三峡班前》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2009);《农家乐》获湖北省第十四届楚天群星奖金奖(2010);《抬石头的人》由湖北美术馆收藏(2011);《三峡平湖码头》入选“延座”讲话七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12),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湖北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铜奖(2014)。
《三峡大坝浇筑工》入选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2007)
三峡工程的艺术标杆
冯汉斌
身为一名生息在三峡宜昌这块热土上的市民,我亲历过三峡工程这一当代的宏大叙事所带给宜昌的 “时代的喧嚣”,今天,曾经的绚烂归于平静,我们发现,那些曾几何时炙手可热的事物如烟云般消散,而那些坚实的如三峡大坝岩芯的东西却笑到了最后,成为三峡工程真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毋庸置疑,孙才清先生的三峡工程题材绘画,就是这极少的坚实者之一,永远定格在三峡工程的艺术丰碑上,时间愈久,其时代意义愈加彰明较著。
是的,就像一场暴风雨过后,流走的永远是泥沙,留下的是那些巨大的石头一样,孙才清的三峡工程题材油画,就是这一世界级工程完工后,留给后世的艺术的“石头”。从三峡大坝开工建设开始,到2010年其巨幅油画《三峡建设者》收官,孙才清共完成了20多幅三峡工程系列油画,其中《抬头的人》、《建设者》、《三峡大坝浇筑工》等多件作品入选全国性的美术大展,其油画《三峡建设者》更是以长6米,宽2.4米的巨制,笼入六十多个最基层三峡建设者的形象而一举成为三峡工程题材绘画的扛鼎之作。难怪著名画家、全国美协主席靳尚谊说:“孙才清以三峡工程为题材的油画,大气磅礴,感染力和震撼力强。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旺盛的生命力!”
孙才清在艺术上是一位执着的追求者。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的,就是不懈地去寻找一个张扬他艺术生命、彰显其艺术魄力的精神出口。有了这出口,他在观照和打量这个越来越丰富的世界时,才能呼吸到时代的精神气息。很幸运的是,他与三峡工程相遇了,与三峡工程建设者相遇了。这种相遇,对一个以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难得的神遇。正是因为这种神遇,我们能感悟到孙才清艺术生活里光芒涌入的一面:在三峡工程建设最火热的当口,他几乎日夜都在工地上,全方位感应三峡工程建设的艺术密码,感知三峡建设者们的劳作、呼吸和诉求。并用画笔、用镜头记录他们的震撼人心的或茶余饭后的一个个瞬间。
孙才清在艺术上还是一位坚定的在场者。“艺术当随时代”,他用画笔在践行着这一宗旨。他从没有缺席这个变革中的时代,他持续地关注着最底层、最基层人民的生死歌哭,不管是近些年他创作的《乡村卫生室》,还是他的三峡工程建设者系列绘画?!短返娜恕?、《女工》、《钢筋工》、《架子工》、《建设者》等等,每一幅作品,都秉持着一份平实、朴素的眼光,让真正的工程建设者们入画。仔细看去,这些入画者,他们没有光鲜的笑容,穿着一身粗拙的衣服,用一双双朴实的手为三峡工程贡献着自己的绵薄力量,这不就是迅翁所说的“民族的脊梁”么?今天,当三峡电力点燃了那些大城市人民的夜生活时,至少,我们从孙才清的艺术作品里,还能看到当初建设者劳动的英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才清的这些系列油画,无疑已具有还原三峡工程建设的标杆性意义。
从黄宾虹的许多三峡题材画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山水的深邃意境;从冯中衡的大量三峡水彩中,我们领略了三峡的巨大魅力;而从孙才清三峡工程题材的系列油画中,我们体味出的,是那种入骨入肉的原生态质素和三峡时代风景的独特张力。因之,我们有理由对孙才清先生抱有更大的艺术期待。
作品展>>
《建设者》
《农家乐》
《洪湖水》
《抬石头的人》
《三峡大坝工地》
《三峡班前》
“大爱有痕——孙才清油画作品展”
2019年12月22日,“大爱有痕——孙才清油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三峡美术馆举行。这也是三峡美术馆在当天开馆后的首个艺术个展。此次作品展共展出他近年潜心创作的近百幅油画作品,这些作品聚焦三峡建设者和三峡民俗风情,透过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反映了时代的变革??挂鞘缴?,孙才清宣布将自己的24幅油画作品、46幅素描作品捐赠给三峡美术馆。
“孙才清以一种平视平等的文化视觉,真诚持久的记录了三峡工程这一段激情飞扬的岁月,所以他的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极具地理特征辨识度的中国气象和中国气派。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深深祝福:‘火热的时代需要孙才清这样的朴实朴素、普普通通又颇具才情的讴歌者,而孙才清也将会伴随着火热的时代和他那朴实朴素生动的讲述,越来越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节选自冀少峰《朴实朴素中的才情》 全文见“文艺评论”专栏
?。ㄗ髡呦岛泵朗豕莨莩?、本次画展的学术主持)
部分展出作品
孙才清在艺术上是一位坚定的在场者。“艺术当随时代”,他用画笔在践行着这一宗旨。他从没有缺席这个变革中的时代,他持续地关注着最底层、最基层人民的生死歌哭,不管是近些年他创作的《乡村卫生室》,还是他的三峡工程建设者系列绘画?!短返娜恕贰ⅰ杜ぁ?、《钢筋工》、《架子工》、《建设者》等等,每一幅作品,都秉持着一份平实、朴素的眼光,让真正的工程建设者们入画。仔细看去,这些入画者,他们没有光鲜的笑容,穿着一身粗拙的衣服,用一双双朴实的手为三峡工程贡献着自己的绵薄力量,这不就是迅翁所说的“民族的脊梁”么?今天,当三峡电力点燃了那些大城市人民的夜生活时,至少,我们从孙才清的艺术作品里,还能看到当初建设者劳动的英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才清的这些系列油画,无疑已具有还原三峡工程建设的标杆性意义?! ?nbsp;
(作者系宜昌市作协副主席)
在孙才清近40年的艺术探索中,三峡题材、油画手法,成为他的艺术创作主要表达方式。对油画作品的崇拜与好奇,成为孙才清矢志不渝进行艺术创作的最初动因和永恒动力……他充分运用自己扎实的学院派艺术手法,生动再现了三峡建设者的生活瞬间。他在三峡题材相关作品中,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地反复渲染劳动者的平凡与壮美。因为他的独到眼光、艺术定力和意志品质,使得“三峡工程”成为孙才清油画艺术的主要载体。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孙才清都没有随波逐流,他耗费了自己近40年的全部心血,找到了一个艺术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倾力释放大爱情怀最好的表达方式。这应该就是对孙才清在油画艺术创作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最合理阐释?! ?/p>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三峡工程建设者在傍晚的灯光下,儿个农民工肩抬着水泥绞拌机,群青色的夜空,黑色的大山,强烈桔黄色灯光照在身上,画面非常的响亮,又有形式感,我突然觉得这是我要的画面。很快就创作了《抬石头的人》,这幅作品获湖北省油画艺术奖,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并被湖北美术馆收藏,这是我艺术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
……
我每周都去三峡大坝施工现场,观察了解工人的劳动场景。有一次中午,三期工程基坑大开挖,场面非常大,大型卡车很多,地面车轮压痕透视感极强,我在现??;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只在挖土机和一辆接一辆的卡车,还有风钻机,到处是白色的气体和粉尘,场面热烈。沿着车道,很远处走来下中班的一名风钻工,肩扛风钻,当走到我面前时,令我十分激动,这是多好的一幅三峡建设者的形象?。。ńㄉ枵撸┯突痛醋鞒隼戳?。
——节选自 孙才清《<三峡建设者>系列油画作品创作体会》
文/图:宜昌市美术家协会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