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习俗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坚韧纽带,历来具有文化传承、凝心聚力的作用。它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以特定的仪式、事象、物象将今人与古人的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获得历史的认同感。它超越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的人共同沉浸于节日的氛围之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产生文化归宿感。恰逢我国学术界、文化艺术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癸卯端午。
在中华民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因屈原而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它已经沉淀到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成为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神圣的精神密码。每当我们迎来这个神圣的日子,就不禁想到屈原的求索精神、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屈原的高洁品格超越千古而沉淀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遗产,成为激励历代优秀知识分子为振兴民族与国家而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也为历代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珍贵的题材与丰富的精神营养。癸卯端午来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宜昌市合作拍摄的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屈原精神的一次成功演绎和抒写,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该节目以传承屈原的爱国精神精神为主题。它以屈原故里为中心,以宜昌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为背景,融汇古今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通过歌曲、舞蹈、杂技、戏曲、朗诵、交响乐、民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呈现了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宜昌的民俗民情与地理人文。其宏伟的场面、磅礴的气势与精彩的表演撼人心魄,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屈原精神之伟大,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进而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该节目的艺术设计独具匠心,序章“端阳”展现了龙舟竞渡的盛况,配上《九歌·东皇太一》的激情朗诵与雄浑的交响乐,将观众带入庄重热烈的艺术氛围,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据学者研究,“东皇太一”是春神,先民选择春天的吉日良辰,虔诚恭敬地祭祀春神,祈求其降临人间,赋予大地蓬勃生机。节目以《东皇太一》的朗诵为序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预示着国家与民族的繁盛与希望,具有强烈的仪式感。篇章二“吾乡”以屈原的《橘颂》为主旋律,穿插其他节目形式,表现了屈原的坚贞品格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篇章三“吾爱”以爱情为主题,通过朗诵、歌曲、汉服走秀等形式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营造出和谐、浪漫的艺术氛围。篇章三“吾志”以家国为主题,融合外国友人与中西合奏的艺术表演,穿插国际皮划艇联合会主席托马斯·科涅茨科的祝福短篇,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篇章四“吾国”以未来为主题,通过朗诵《我是中国人》、交响合唱《长江之恋》等表演形式,表现了深厚的爱国热情与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节目形式琳琅满目,宛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各个篇章既主题鲜明,又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出中华文化的灿烂华章。
2023年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特征。这一文明形态对于建构中华现代文明与世界文明新格局意义重大。精神文化是文明的核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以不同方式和载体传承发展?!侗趟じ杷潭搜簟泛芎玫丶辛讼敖阶苁榧墙不熬瘢鼋谀恳院坪瞥そ蟊尘?,象征着中华文化悠远、深厚、博大而又面向未来的开拓进取精神。它依托端午文化,贯穿了爱国主义主旋律,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美轮美奂、回味无穷的文化盛宴。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宜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