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沿革
1989年7月30日,成立“宜昌珍奇石研究会”。选举名誉会长:王炳南(时任地区副专员);会长:姜祚正;主要成员有:来层林、胡高超、花心才、颜军。成立大会在宜昌地区烟草专卖局举行,与会代表20余人。
1992年地、市文联合并。宜昌珍奇石研究会更名为宜昌市珍奇石协会。主席:姜祚正;副主席:来层林、刘家信、汪啸风、蔡静安、胡高超。
1995年冬,协会组织首次换届。更名为宜昌三峡奇石家协会。名誉会长:符利民、来层林;会长:姜祚正;副会长:张宣南、王文华。以后,增补傅义、花心才、江涛、徐建、施兆淮、全昌斌、陈超、徐达为副主席,傅义兼秘书长。
2002年6月,在市第二次文代会期间,与会奇石界代表选举名誉主席:李泉、来层林、姜祚正;顾问:张宣南、张永正、傅义、陈超、全昌斌、施兆淮、王文华、李道槐。
与会代表选举李国普任主席;
执行主席:刘家信、饶兴华、江涛
副主席:张树淮、李江林、徐建、李发军
秘书长:饶新华(兼)
2006年3月,石协增补赵会朝为石协主席(法人代表),汪永春、张华等为常务副主席(名单待补),李国普为名誉主席,刘家信等人为名誉副主席。
2012年10月,石协举行换届选举,赵会朝连任协会主席(法人代表),马立新、张华(兼秘书长)、汪永春、贾海涛、贺斌、杨波、杜伟、卢锋、李长松、沈宏斌、罗方权、李明进、王军等人为副主席。
2018年4月24日,宜昌市观赏石协会召开第五届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主席团:张华任主席,卢锋、孙飞、刘勇、杜伟、贺斌任副主席;卢全明任秘书长。
二、主要活动
1990年在市群艺馆举办第一次奇石展览。参展者有来层林、姜祚正、花心才等七人。其中,参展的名品达200多件。时任中宣传副部长徐维成、省委办公厅厅长田期玉等领导参观了展览。
1994年,举办了第二次奇石展览,地点在云集山庄。此次展览定名为“中国首届奇石展”。参展者来自12个省的奇石家作品,规模宏大,名品荟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展览题字。
第三次展览,1997年在云集山庄举办。规模空前,集专门为迎接三峡大坝截流而举办的三峡奇石展。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等领导亲临展厅观看。
第四次展览是在市博物馆举办的。有400多件作品参展。入选的展品是从数万件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名品、精品、神品。是配合宜昌市国际旅游节的一个重要项目,影响深远。
2005年,为配合宜昌市国际旅游节的举办,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奇石展览,地点在市体育馆。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展销结合。吸引了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市的藏石家、石商前来参加展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7年,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组织了“全国奇石营销和宜昌三峡奇石精品展”活动,获宜昌市宣传工作创新奖;与中石协联合举办了“星湖湾怀”三峡奇石精品展,四川、重庆等省市选送奇石精品2000余件参与交流。
三、奇石宣传和主要成果
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奇石家暨收藏品。1989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从6月27日至7月5日,以《醉石斋奇观》为题,连续发表评介姜祚正的7篇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来,中央电视台,播映了来层林的“十二生肖”石,扩大了三峡石的知名度。
1994年,在云集山庄举办奇石展览,此次展览定名为“中国首届奇石展”。来自12个省的奇石作品参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展览题字。
1997年,在云集山庄再次举办奇石展。此次是专门为迎接三峡大坝截流而举办的三峡奇石展。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等领导亲临展厅观看。
2004年,筹建三峡奇石中心和几处奇石市场,并建立了“中华奇石”宜昌联络站。
2007年,宜昌三峡奇石代表湖北省主打石种参加了“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会展中,王斌的“萨马兰奇”、“悟空受戒”、“王者雄风”分获金、银、铜大奖。
2010年,长阳县、夷陵区分别被中国观尝石协会、国土资源部评定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王新祝、江涛等撰文,在省内外报纸上宣传三峡石,文章多达上百篇,还吸引了不少作家撰写散文、诗歌,拓宽了创作题材。
先后出版的有《奇石林》(姜祚正著)、《奇石美学》(来层林著)、《聆听石语》(江涛著),各种奇石画集也竞相问世。其中,著名的有《清江石》(李道槐主编)、《三峡奇石》(刘不朽主编)、《三峡奇石鉴赏》(徐世维主编)、《三峡奇石画册》(张宣南主编)等等,图文并茂。
三峡奇石队伍正逐步壮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喜爱石头的人不足10人。到了九十年代后期,玩石者、收藏家剧增,队伍不断壮大,多达200人。之后,收藏者由中心城区扩大到长阳、枝江、五峰、兴山、远安等县。长阳农民由此发家致富,形成了奇石文化产业。现在,据不完全统计,收藏者已逾万人。从事石品加工与销售经营的商家已有五六十家,从业者达二三百人。年销售的收入多达数万元、数十万元。
文/图:宜昌市观赏石协会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