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原宜昌市成立了曲艺队、说唱团等专业表演团体。各县(市)专业文工团亦将曲艺纳入表演形式之一,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倶乐部、乡镇文化站、工矿企业、学校等文艺宣传队均表演曲艺节目。
宜昌市曲艺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82年12月,经中共宜昌市市委宣传部批复同意,并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通过正、副理事长。
理事长:张艺
副理事长:何鸿森
宜昌市第二次文代会后,于1989年10月,市曲艺协会召开了会员大会,改选了新的理事会。同时选举产生了正、副理事长。经市文联10月16日发文通知。
理事长:何鸿森
副理事长:陶从喜
1992年4月,地、市文联合并后,对新宜昌市文联所属各协会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宜昌市曲艺工作者协会更名为宜昌市曲艺家协会。
主席:何鸿森
副主席:陈洪(陈民洪)、徐荣耀、陶从喜、高家尧
1995年11月,召开了宜昌市首届文代会。与此同时,市属各文艺家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负责人。
主席:何鸿森
副主席:吴聂保、陈民洪、徐荣耀、陶从喜、张新民
2002年6月,宜昌市第二次文代会隆重召开。与此同时,市属各文艺家协会进行了换届。曲艺界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团、理事会。
顾问:刘勋一、刘鸿川
主席:何鸿森
执行主席:江浩
副主席:陶从喜、张新民、文耀棠、徐荣耀、覃万勤、谭金华(女)
(2007年换届情况待补)
2012年换届,曲艺界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团。
主席:吴聂保
副主席:江浩、张新民、谭金华、覃万勤、侯毅、望开睿、吴发新、彭世荣、郑勇
秘书长:望开睿(兼)
2018年3月24日,宜昌市曲艺家协会召开第五届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宜昌市曲艺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吴聂保为主席,望开睿、张新民、姚正威、候毅、郑勇、彭世荣、王丹、周巧林为副主席,候毅为秘书长(兼)。市文联组联部主任曹红宣布选举结果。
二、重要活动及获奖情况
宜昌市曲艺家协会,是市文联所属各文艺家协会中最活跃的一个协会。不仅会员人数多,而且创作繁荣演出活动经?;?,好像一支“文艺轻骑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上山下乡,与基层群众心连心。
1965年成立了宜昌市说唱团,成员15人,魏林君任团长。说唱团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除在市内各剧场演出外,还深入各工矿企业及郊区各公社,演出足迹遍布当时宜昌的九县一市。1970年6月,宜昌市说唱团撤销。5年时间,计公演300多场,上演各类曲艺节目250多个。当时活跃在曲坛的评书演员有何鸿森、付宜生、李明杰、李顺伟等。
1971年,成立宜昌市文工团。次年,文工团内设曲艺队。成员以原说唱团老同志基础,并从当时学校文艺骨干中招收部分青年演员。1972年,专门组织青年演员到武汉市说唱团进行培训。当时演出的主要有湖北渔鼓、湖北道情、湖北小曲、湖北评书、快板书及相声等曲种。
1974年,宜昌市工人文化宫成立工人业余故事团,名誉团长张文金,团长陶丛喜,指导老师李世玉、何鸿森。故事团成员主要来自各厂矿企业、机关,还吸收了部分部队战士和在校学生。当时活跃的主要演员有文耀堂、陶丛喜、张新民等。
1983年10月,举办宜昌市第一届“西陵书会”,共五场。参加书会的节目有评书、故事、快板、相声、相声剧等。每届都评出创作一、二、三等奖,表演一、二、三等奖。对于老艺人参加比赛设立荣誉奖、精神文明奖。
1984年,宜昌市曲艺家协会成立,会员14人,理事长张艺,副理事长何鸿森,办公地址设在宜昌市解放路4号市文化局内。至此,宜昌市的曲艺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
1984年10月,举办了第二届“西陵书会”。节目形式更多样化了,增加了大鼓、山东快书、谐剧、独角戏等。
1989年8月,举办了第四届“西陵书会”。分成人组和少儿组,评出创作奖与表演奖?;竦么醋饕坏冉钡挠邢嗌兑瞬ā罚ㄊ形幕治饬⒈#⑵朗椤洞探套印罚ㄊ懈畚窬至醪埃?;获得表演一等奖的(市计量局张新民)、(市个体劳协屈克斌);少儿组获得表演一等奖的是市实验小学何林。
自1983至1989年,宜昌市曲艺家协会先后主办事4届“西陵书会”;近三百人次参赛,参赛曲艺表现形式有评书、故事、快板、宜昌慢板、相声、口技、山东快书、谐剧、独角戏等,评选出创作、表演一、二、三等奖110余项,其中的一批演员成为后来宜昌曲艺创作表演队伍的中坚力量。
从1981年11月起,宜昌市地市曲艺代表队参加湖北省第一届至第十届“百花书会”。由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曲艺家协会和省电视台联合主办。宜昌市每届均组织代表队参加全省这一赛事。市曲协主席何鸿森是积极的组织者,担任领队,为全市曲艺界争得了荣誉,为全市争光。
在1—10届“百花书会”中,获得各项奖90个,获奖名单:
湖北省第一届“百花书会”(1981年11月5日至15日·武汉)
1、长篇评书:《张文祥刺马》 张华林 书目奖
2、长篇评书:《说唐》 何鸿森 书目奖
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1983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武汉)
1、长篇评书:《西游记》 何鸿森 书目奖
2、(短段)故事:《事出意外》 陈强 创作二等奖
3、(中长)满堂音:《贝锦卡血溅虎门》 作者:方衡生,创作二等奖;表演:张琼玲、张正丽,表演三等奖;作曲:许传登,作曲二等奖
4、(中长)南曲:《白虎?!?作者:刘明春、龚发达,创作二等奖;演员:袁新秀,表演一等奖;编曲:陈洪,作曲一等奖
5、(短段)南曲:《歌乡婚礼》 作者:龚发达、黄随祥,创作二等奖;表演:谭忠兰,表演三等奖;作曲:陈洪,作曲三等奖
注:3-5为当时宜昌地区代表队参赛作品。
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1985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鄂州市)
1、长篇评书选回:《假结义》 何鸿森 表演二等奖
2、评书:《爱情的突破》 作者、表演:陈强 创作二等奖
3、长阳南曲:《英雄儿女守边关》 作者:刘明春、陈金祥,创作三等奖;编曲:陈洪,音乐二等奖;伴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歌舞团,伴奏三等奖
4、长阳南曲:《芳芳算命》 表演:袁新秀,表演二等奖;编曲:陈洪,音乐二等奖;伴奏:长阳歌舞团,伴奏三等奖
5、长阳南曲:《女双刀 表演:谭忠兰,表演三等奖;编曲:陈洪,音乐三等奖
注:3-5为当时宜昌地区代表队参赛作品。
湖北省第四届“百花书会”(1987年11月25日至28日·武汉市)
1、故事《众里寻她千百度》 作者:余重庆,创作优秀奖;表演:孙慧敏,表演优秀奖
2、长阳南曲:《昭君别乡》 作者:刘鸿川、陈金祥 创作优秀奖;表演:刘美玉等,表演优秀奖
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1989年11月11日至14日·武汉市)
1、相声:《说三道五》 作者:吴聂保,创作三等奖;表演:吴聂保、姜爱武,表演三等奖
2、湖北评书:《糊涂丈夫》 作者、表演:刘昌伟,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
3、故事:《沙套子的怪事》 作者、表演:徐荣耀,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4、宜都梆鼓:《特殊礼物》 作者:刘永本,创作三等奖;表演:谭金华,表演二等奖、配乐三等奖、伴奏三等奖
5、故事:《老金马的小算盘》(少儿) 作者:何祚欢;表演:何林,小百花奖(第一名)
1992年,地市合并,成立新的宜昌市曲艺家协会,何鸿森任主席,当时九县一市的曲协会员达300余人。自此,各县市曲艺工作者经常在一起交流、一起宣传演出。
湖北省第六届“百花书会”(1993年4月21日至24日·武汉)
1、湖北评书:《麻木的士》 作者、表演:张新民,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2、故事:《武小郎卖烧饼》 作者、表演:徐荣耀,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
3、宜都梆鼓:《杨老八经商》 作者:刘永本、陈立柏,创作三等奖;表演:谭金华、雷有利、王永红,表演二等奖、伴奏繁荣奖
4、谐剧:《经理住院》,作者:文耀棠、陶从喜,创作三等奖;表演:姜爱武,表演三等奖
5、个人组织奖:何鸿森、童德元
6、宜昌市代表队,组织奖
1995年,市委、市政府组织以曲协为主体的“奔小康文化工作队”,奔赴七县二市40多个乡镇,为当时文化生活匮乏的偏远乡镇送去欢笑。那一个个临时搭起的舞台,那一场场热闹的演出场面,那散场后蜿蜒起伏的山路上燃亮的一盏盏火把,构成了至今还难以磨灭的记忆。
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1996年6月25日至27日·武汉市)
1、长阳南曲:《总理到三峡》 作者:刘勋一、刘鸿川,创作二等奖;表演:谭学俊、白小平,表演一等奖;编导:付鸿烈、朱绚云,辅导奖
2、宜都梆鼓:《局长退礼》 作者:刘永本、谭金华,创作优秀奖; 表演:谭金华,表演二等奖
3、相声:《三峡号子》 作者:吴聂保,创作三等奖;表演:吴聂保、姜爱武,表演三等奖
4、湖北评书:《丽丽的遭遇》 作者:何鸿森,创作三等奖;表演:张新民,表演优秀奖
5、宜昌市代表队,组织奖
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1999年12月5日至9日·武汉)
1、长阳南曲:《巴山女》 作者:周立荣;演员:曾今娥、曾广荣、覃艳、赖敏等;配乐:陈洪;导演:袁新秀。获得一等奖
2、相声:《唱三峡》 作者:袁勇、李建;表演:袁勇、李建。获得二等奖
3、评书:《酒糟鼻子》 作者:何鸿森;表演:张新民。获得二等奖
4、宜都梆鼓:《天使情》 作者:杨小年;表演:丰华、姚华蓉、姚容、李涛等;配乐:张泽远。获得二等奖
5、长阳南曲:《童心曲》(少儿) 作者:刘鸿川;表演:杜裕、段彤;配乐:刘勋一;辅导:黄庆洪、龚艳菊、李永春。获得少儿组小百花奖一等奖
6、故事:《男孩女孩》(少儿) 作者:杨小年、张泽远;表演:陈梦妮?;竦蒙俣樾“倩ń倍冉?/p>
7、宜昌市代表队,组织奖。
注:本届书会获奖项目含创作、表演、配曲、辅导等。
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 (200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宜昌市、武汉(两赛区))
少儿曲艺比赛获奖名单(宜昌部分)
?。ㄒ唬?/p>
1、宜都梆鼓表演唱:《小太阳的哈哈》
作者:杨小年、张泽远;表演:曾令馨、马赫等;编导:谭金华、杨小年;参赛单位:宜都市实验小学。获得一等奖
2、土家满堂音弹唱:《三峡山水歌》
作词:刘不朽;编曲:许传登;指导老师:陆开嫦;表演者:张偲、杜苗、余葆青、谢瑶等;参赛单位:五峰县实验小学。获得一等奖
3、长阳南曲:《一篇作文》
作词:刘鸿川;配曲:刘勋一;编导:付鸿烈、谭忠兰;表演:张楚、李文强、韩梦婷等;编导:徐萍、肖丽莉、高晖、熊瑛等;参赛(演出)单位:市隆中路小学,获得二等奖。
4、相声:《三峡宝贝》
作者:吴聂保;表演:付元欢、程超宇;辅导:徐萍、肖丽莉;参赛单位:市隆中路小学?;竦枚冉?/p>
5、故事:《考举人》
作者:王斯然;辅导:赵青; 参赛单位:宜都市外国语学校?;竦枚冉?/p>
6、故事:《小小男子汉》
表演:望思齐;辅导:望开睿;参赛单位:市红星路小学,获得三等奖
7、故事:《万事靠精诚》
表演:江帆;辅导:张大菊;参赛单位:市十六中学。获得三等奖
?。ǘ┳酆辖辈糠?/p>
1、优秀组织奖:宜昌市工人文化宫、宜昌市伍家岗区文体局
2、优秀辅导(导演)奖:杨小年、谭金华、高美枝、陆开嫦
3、辅导(导演)奖:付鸿烈、谭忠兰、徐萍、肖丽莉、高晖、熊瑛
(三)获奖作品
1、优秀创作奖:相声:《歌唱三峡》 吴聂保、袁勇;宜都梆鼓:《母亲的贺礼》 谭金华
2、创作奖:少儿相声:《三峡宝贝》 吴聂保;小品《红毛衣》 杨小年;曲唱《三峡春韵》 刘鸿川
湖北省第十届“百花书会”(2005年10月2日至5日·武汉)
长阳南曲:《白胡子唱老》 作词:牟廉玖;配曲:刘勋一; 艺术指导:徐广武;编导:刘利华;表演:彭汉舟、王守彪、覃冬临、刘超众等。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1、谐剧:《二度梅》 作者:何鸿森(评委作品不评奖);编导:江浩、望开睿;表演:万慧。表演二等奖
2、宜都梆鼓:《公佬观光》 作词:姚永科;配曲:张泽远;编导:王永红、雷有利;服装道具设计:李大洋;表演:雷有利、胡春红、龙艳等。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
3、小品:《法官情》 作者:王南仁;编导:何怀林、王金碧;表演:松林、张萍、杨波、覃惊黎。创作三等奖
注:湖北省第一届至第十届“百花书会”主办单位均为省文联、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曲艺家协会等。宜昌市每届均无空缺,何鸿森为该项赛事的组织者和领队,历任十届。
其他比赛:
?。ㄒ唬┏ぱ裟锨骸墩丫鹣纭?,在全国少数民族首届曲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时间约为1988年(可在文化局查阅)。
?。ǘ┏ぱ裟锨骸缎】德飞稀?作词:周立荣;作曲:刘勋一;导演:张爱军;编舞:刘丽华;表演:曾令娥等?;竦玫谑唤熘泄丝谖幕蓖保ㄊ奔?003年11月)
?。ㄈ┖笔≈肮の囊盏餮蒴呤〉诹?ldquo;楚天文艺奖”
1、独角戏:《路在脚下》 作者:何鸿森;表演:万慧;获得一等奖暨创作奖。
2、小品:《认亲》 表演:望开睿、朱永红、龚平 获得三等奖
3、相声:《唱三峡》 表演:吴聂保、望开睿、袁勇、朱永红 获得三等奖
2010年,万慧的谐剧《二憨子老公》(作者:何鸿森)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九华吉利杯”第三届中部六省《湘、鄂、赣、晋、豫、皖》湖南湘潭站曲艺大赛二等奖。
自2002年起,以市曲协、市职工曲艺团为主体的“走进职工”慰问演出,每年曲协会组织人员针对“走进职工”进行创作,一批曲艺作品和曲艺新人从中涌现。此活动坚持十余年,累计演出50余场,为十多万名职工群众提供了文化大餐,成为市总工会的一个品牌活动。
三、会员发展情况
?。ù梗?/p>
截止2014年12月底,市曲艺家协会有市级会员71名;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22人,其中女会员4人,他们是:何鸿森、刘鸿川、文耀棠、吴立保、张新民、陶从喜、姜爱武、江浩、望开睿、刘昌伟、徐荣耀、谭金华(女)、刘永本、杨小年(女)、张泽远、姚永科、袁新秀(女)、谭忠兰(女)、陈洪、许传登、刘勋一、周立荣。
湖北省曲协会员55人,其中女会员16人。
文/图:宜昌市曲艺家协会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