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沿革
宜昌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市作家协会前身),成立于1982年12月,经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批复同意,通过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正、副理事长:
理事长:李华章
副理事长:杨威、陈补
宜昌市第二次文代会召开期间,1989年1月,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召开代表会,选举新的理事会和正、副理事长:
理事长:李华章
副理事长:陆先荣、张永久、张勇、曹文安、桑贤彬
1992年4月,宜昌市地区文联与宜昌市文联合并后,原宜昌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与原宜昌市地区作家协会合并为宜昌市作家协会,把原“理事长”、“会长”改称为“主席”、“副主席”。经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同意,对原有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名誉主席:符利民(符号)
主席:刘不朽、李华章
副主席:熊平、啸海、陈宏灿、曹文安、陆先荣、张勇、杨学武、桑贤彬、陈忠毅
1995年11月,隆重召开了宜昌市首届文代会?;嵋槠诩?,作家协会选举产生了新的负责人。
名誉主席:符号
主席:刘不朽、李华章
副主席:陈宏灿、甘茂华、陆先荣、桑贤彬、张勇、曹宗国、秦新民、张永久、万昌言、蒋杏
2002年6月,宜昌市第二届文代会隆重召开。与此同时,市属各文艺家协会召开了理事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协会负责人。经宜昌市文联党组、市文联主席团同意,宜昌市作家协会成员为:
顾问:符利民
名誉主席:刘不朽、李华章
名誉副主席:桑贤彬、万昌言
主席:张泽勇
副主席:张永久(常务)、甘茂华(常务)、温新阶、韩永强、周立荣、吕志清、胡世全、杜培俊、吴绪久、张立先、蒋杏、张勇、曹宗国、郭寒
2006年换届(待补充)
2012年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协会负责人:
主席:张泽勇
副主席:张永久、吴强、温新阶、张勇、杜鸿、郭寒、韩永强、邓宜平、冯汉斌、阎刚、周凌云、冯绪旋、陈刚、王玲儿、余庆
秘书长:冯汉斌(兼)
2018年4月10日,宜昌市作家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第五届宜昌市作家协会章程修改报告》。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宜昌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和主席团。吴强当选为主席,阎刚、邓宜平、冯汉斌、阮仲谋、朱朝敏、刘波、杜鸿、陈刚、周凌云9人当选为副主席,杨延俊当选为秘书长。聘请张泽勇、张永久为名誉主席。
2018年12月,经市文联党组同意,增补彭绪洛、杨延俊为市文联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
2020年8月31日—9月1日,宜昌市作协召开五届二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题为《勇担新使命 攀登新高峰 奋力推动新时代宜昌文学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12名市作协五届理事会理事、4名主席团成员。周立荣当选为市作协主席,王玲儿、郭寒当选为市作协副主席,邓俊松当选为市作协秘书长。吴强因退休不再任主席团主席。
二、主要活动
宜昌市文协(作协)成立以后,在市文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深入生活、采风访问、举办创作学习班、笔会等多项活动,对发现文学新人,培养提高本地作者,对“出作品、出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全市和省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市文联领导、市文协组织,成功地举办了几次比较有影响的创作学习班和笔会。比如:1984年在玉泉寺举办小说创作班,参加的业余作者17人;1987年5月举办兴山古夫创作学习班,与会作者23人,一边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延座讲话》一边进行创作,为期10天。
1986年8月,在宜昌县大老岭林场,举办第三届文学笔会,会期半月,与会作者又刘恪、吕志清、胡世全、肖雄文、李华章等20人,共写出文学作品20多篇?;雇殖≈肮ち习炝艘黄谟陀⌒】堵躺邸?,发表诗歌、散文20余篇(首)?!度课难А繁喾⒘?ldquo;大老岭笔会”专辑。
1985年,“长江三峡笔会”,市政府拨专款一万元,邀请著名作家叶明山、映泉、楚良、 周翼南等同本市作家杨威、吕志清、吕幼安等一起,沿三峡而上,在万县创作一周后,到重庆、再上峨眉山,为期近一个月。本地作者同省里、武汉市作家相互交流,切磋创作,共同提高,创作出一批好作品。映泉的小说《五彩石》发表于《三峡文学》第一期,被《小说选刊》第十期选载。这是一次大规模、高水平的笔会,影响很大。
1988年,举办了湘西笔会;1990年主办鄂西笔会,为期各半个月,与会作者20人左右。“鄂西笔会”还邀请了《中国旅游报》副刊部主任马力与会,选发了笔会作品《土司皇城记》(李华章)、《美女山》(徐卫)、以及两首诗歌(刘泽生)等七篇,其中《好香哟,恩施的茶》发表在《芳草》(李华章),后入选《恩施地区高中语文乡土教材》(华师大出版社出版)。“湘西笔会”中沈大熙的散文《静静的芙蓉镇》发表于《三峡文学》笔会小辑,后被《散文选刊》选载;李华章的《王村镇风韵》,发表在北京《散文世界》,后来入选林非主编的《中国新时期抒情散文大观》。
1989年,“玉泉创作笔会”,与《长江文艺》合办,小说编辑牛维佳到会指导,看稿选稿,为期半月。与会者有吕志清、温新阶、虹兰、陈顺武、贺少雄、肖雄文等老中青作家20多人。在《长江文艺》选发的笔会小说、散文、诗歌多篇(首)。笔会既增强了作者之间的联系,又交流了创作经验,写出了很多较好的作品,深受业余作者的普遍好评。
1991年,与《散文百家》联办散文笔会,参加作者20余人,选发作品多篇。
地市合并后,1992年市文联作协主办的“三斗坪笔会”,与武汉《芳草》编辑部合办,《芳草》主编朱子昂、小说组长刘保龄亲莅笔会。为期一周,与会作者20多人,成果颇丰,反应很好?;鹑鹊娜拷ㄉ韫さ?,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6年,市作协主席李华章同群艺馆联合承办“海内外三峡散文笔会”,由与会领导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主持会议,开幕式在宜昌举行,闭幕式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的散文家、名编辑、学者,以及韩国的散文家、教授、出版家60人欢聚一起,畅游三峡,交流创作经验,研讨散文发展中的诸多经验,各抒己见,气氛热闹。在宜昌期间,与会者还参观了葛洲坝工程和三游洞等名胜古迹。
在换届之前的宜昌市作协,它的许多重要活动,常常与《三峡文学》编辑部一起举办。因为作协主席同是刊物主编,有利于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达到双赢。
2002年市作协换届,选举新的主席团。作协与《三峡晚报》联合举办了两届“散文征文”大赛,刊登市内外作者的散文作品,约计上百篇,为培养与提高散文创作队伍搭起了宽阔的平台。
坚持举办笔会活动,为作者相互交流提供了机会与场所。虽然每次时间匆匆,不能同过去的“创作笔会”相比??赡苁?ldquo;此一时,彼一时”矣,观念和条件不同了。
作协换届后,创办了不定期的《宜昌市作协》会刊(出版三、四期),起到了交流作用。
由作协负责人主编的一套“三峡作家丛书”(12册),2003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举行了首发式。
与其他部门、新闻媒体合办了多次“作品研讨会”、“座谈会”、或“首发式”,对作者与作品扩大了宣传作用。
市作协作为宜昌市文联所属的一个重要协会,对发展与繁荣全市的文学创作肩负重任。应该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文学创作的组织力度,开展更有成效的创作活动;市作协要为全市的老、中、青作家(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以充分展示创作才华,为宣传三峡、发展宜昌贡献力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主要成果
从1983年到1985年,在省级、省级以上的报刊发表的文学作品约计163篇。
鄢国培的长篇小说《巴山月》,198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杨威的小说集《黑色的爱情》,198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王重农的中篇科幻小说《龙宫遨游》,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吴毅(南野)的诗歌《流动的河》在《诗刊》发表。
张永久的组诗《巴人的后裔》在《萌芽》发表。
杜培俊的中篇小说《夜明珠》在《传奇大观》发表。
吕志清的短篇小说《她等待着……》在《长江文艺》发表。
黄达智散文《轮声铿锵》在《湖北日报》发表。
陆先荣的杂文《从阅兵说到唱“高调”》在《解放军报》发表。
李华章散文《巫山三台的来历》,原发表于上?!堵糜翁斓亍?,后被香港《大公报》转载。
李华章故事集《锅里出银元》(与人合著),1983年在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被推荐参加首届国际图书博览会,1984年再版。
李华章编著《三峡游览志》(与谷雨生合作)1984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参加北京全国书展。
杨威短篇小说《爱的升华》获山东济南《泉城》月刊优秀奖。
1986年:
南野的《沙漠是海》(外一首),在《诗刊》发表。
谭传树等选编《三峡诗粹》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殷小英的小说《FE耳镯》入选《讽刺小说选》,四川人民出版社。
吕幼安小说《留在E弦上的咏叹》发表于《青年文学》。
张永久小说《没有忘记那一吻》发表于《广州文艺》。
杜培俊中篇小说《神秘的晚餐》发表于《通俗小说报》。
符利民的杂文《“指”议》发表于《湖北日报》。
张泽勇的散文《葛洲坝赋》发表于《湖北日报》。
陆先荣杂文《“个人”化与“整体”化》发表于《长江日报》。
余重庆小小说《搭回头车的姑娘》发表于《湖北日报》
江涛散文《邓大姐在宜昌》发表于《知音》。
肖雄文的诗歌《叶雨》发表于《鸭绿江》。
1987年:
市一中教师尚毅的短篇小说《谈话》,在《三峡文学》发表后,被《小说选刊》6月号选载。
李华章散文《凿江通流》在《散文》10月号发表。
张永久小说《愤怒的画家》在《长江文艺》发表。
1988年:
吕幼安中篇小说《风流祭》被《小说选刊》选载。
张得一主编《现代写作技巧》,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李华章散文集《绿韵》,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永久短篇小说《森林边缘的黑洞》获得“南方九省绿色文学征文”二等奖。
杨建华小说《授奖》,获得文化部“金猴杯”征文二等奖。
江涛报告文学《警惕,姐妹们》获《文化报》优秀作品奖。
王庆余《童趣》诗歌四首,获得“中国星星杯新诗大赛”新秀奖。
陆先荣杂文《帮选手卸掉怕输的包袱》获得《中国体育报》征文二等奖。
叶宏耀诗《骆驼》,获得中央电视台少儿部“小飞龙奖”。
张勇小说《“眼镜王”传奇》在《青海湖》发表。
赵红继小说《黑坡》在《虎门》杂志发表。
沈大熙小小说《一棵泡桐》入选《小小说百题精选》
黄达智散文《墙角,那儿还有一棵树》在《随笔》发表。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可爱的家乡》入选我市作者张泽勇、郑明音、何秀峰、李华章、赵春华等人的散文。
符利民杂文《“地差说”》在《湖北日报》发表。
肖雄文散文诗入选《散文诗选》.
卢家俊诗《两颗星》入选“全国短诗大赛”作品选。
1989年:
童江南自1983年以来,在省级、全国报刊上发表近30万字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成绩突出。小说《不诚实的男人》发表于《当代作家》,《安全岛》、《深山虎啸》发表于《长江文艺》。
黄灿,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省市以上的文艺刊物发表小说10万字以上。小说《翡翠戒指》、《蝴蝶胸针》发表于《花溪》,《荒原》发表于《湖南文学》,《老鼠》、《孤岛》发表于《作家》,入选新时期流派小说精选丛书和《象征派小说精选》。
杨学武,发表杂文150多篇,约11万字。其中《漫话敲边鼓》入选《全国青年杂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伸手莫打笑脸人》入选《湖北白人杂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杂文集《盛世明言》(武汉出版社出版)。
周立荣,自1982年以来,在军内外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25篇,约计13万字。小说《五月的思索》发表于《解放军报》,《河边的笑声》发表于《解放军文艺》,中篇小说《喋血恋歌》发表于《中国故事》等。
林勤,1987年以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几十首诗歌。其中《煤孩》发表于《诗刊》,《伐木》发表于《民族作家》,《筑桥者》发表于《当代诗歌》,《秋天的树》、《乡情》发表于《长江文艺》?!斗ツ菊摺贩⒈碛凇缎切鞘罚倩?ldquo;星星杯”二等奖。
蒋杏,从八十年代初发表小说,已在省以上报刊发表20多万字作品,成绩十分显著。主要作品有:《小河静静的流》(《萌芽》)、《写在雪地上的悼词》(《长江文艺》),《小说选刊》选载,获得《长江文艺》1983年文艺创作奖。
陈胜乐,自1983年开始在《散文》上发表作品,已经发表散文、评论、小说200余篇,共计20余万字。其中11篇散文在全国报刊散文征文中获奖。散文集《今夜星辰》(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发表文艺评论10余万字。其创作情况收入《土家族文学史》。
万昌言,创作成果丰硕。中篇小说《严紫的故事》、《独木桥》、《郝莉的故事》等发表于《小说界》、《清明》、《柳泉》等刊物。
夏吉平,小说创作喜获丰收。1989年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7篇:《蹭子崖圣歌》(《红岩》)、《在那遥远的黒梁村》(《作品》)、《伤》(《当代作家》)、《呻吟》(《三月三》)等。
陈本华,1988年这一年,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三部中篇小说:《半边街上的桃花梦》、《代号:搏浪一击》(《中国故事》),《少男少女世界》(《中学生学报》增刊号)。
朱忠运,1990年1月号,有三篇小说发表于《天津文学》、《特区文学》和《奔流》杂志。
1990年:
这一年,市文联、文学协会围绕抓创作这个中心积极工作,创造条件为会员服务,出版了四本作品集:
符号杂文集《魔方启示录》,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陆先荣杂文集《讲真说假录》,长江文艺出版社。
李华章文艺随笔集《文苑漫步》,长江文艺出版社。
肖雄文散文诗集《三峡情思》,春风文艺出版社。
发表吕幼安,张永久等中篇小说五部,短篇小说近20篇(吕志清、余重庆、李德才等),散文随笔、杂文60篇(符号、陈天一、李华章、陆先荣、赵红继、沈大熙、卢家俊等),诗歌10多首(刘泽生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三峡文学》全年六期所发散文,有五篇被《散文选刊》选载,实属罕见,影响很大。这与坚持组织作者深入生活、办笔会是分不开的,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会员创作积极性。
1991年:
谭传树编著的《三峡文荟》(与人合作)由天津出版社出版。
桑贤彬诗集《路思之声》(诗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江涛报告文学集《来自三峡的报告》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尚允康传记《一代宗师曹靖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殷小英中篇小说《天敌》发表于《长江》丛刊,后被《传记传奇选刊》选载。
吕志清中篇小说《雕花床》发表于《芙蓉》丛刊。
吴强诗歌《桥梁缔造者》,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
沈大熙散文《静静的芙蓉镇》被《散文选刊》选载。
余重庆小小说,获得《当代作家》全国小小说征文二等奖。
温新阶有多篇散文《秀峰桥记》(《青年文学》)、《隔着纱窗》(《散文》)、《背水女》(《民族文学》)、《梅婶》(《长江文艺》)、《竹笛声声》(《民族文学》)、《永远幸福》(《广西文学》)相继发表。另有小说五篇《菖蒲溪纪事》、《黑巷》、《酒殇》等发表于《长江文艺》、《芳草》、《当代作家》、《长江》丛刊。
女作者肖筱的,诗歌《诗人》等发表于《民族文学》、《大西南文学》。
屈定富、陈补、常宝琳主编《三游洞诗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年:
周立荣中短篇小说集《山骚》(广西民族出版社),荣获宜昌市首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陈孝荣短篇小说《村姑》,发表于《现代作家》。
温新阶小说《腊狗》发表于《芳草》,散文《板栗村》、《生命 爱 死亡》等发表于《青年文学》、《朔方》。
陈哈林小说《天永师傅》发表于《山花》。
宜都市文联主编报告文学集《今日枝城》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2年地市文联合并至2005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作家共发表和出版作品集多达106部。其中:长篇小说:10部、中短篇小说集:17部。诗歌集:25部。曲艺集:5部。散文集:13部。纪实文学、旅游读物:26部。杂文集、文艺理论集:10部。这些成果超过原宜昌地、市建国40年来所出版文学作品的总和。特别是长篇小说《屈原》(宁发新)、《血本》(陈宏灿),中篇小说《沧浪曲》(吕志清)、《母亲的世界》(彭善良)、《山骚》(周立荣)、《白风筝》(蒋杏),散文集《湘西,我的梦》(李华章)、《小雨中的回忆》(温新阶)、《龙船调的故乡》(甘茂华),诗歌集《山之韵》(刘不朽)、《纯粹与宁静》(南野)、《透骨的美人》(徐原)、《流浪歌手》(张冬),纪实文学《三峡,一个跨世纪的话题》(史文银)、《子规啼血》(张永久),杂文集《魔方启示录》(符号)、《杂文三人集》(符号、陆先荣、杨子),民俗研究《春俗大观》(黄世堂)等一批优秀著作,或获得奖励,或被报刊评介,均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烈的反响。
1992至1995年,由市文联组织、选编“三峡文丛”二套24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华章主编,陈传新副主编;“三峡文学丛书”一套10部,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刘不朽主编,秦新民副主编。以后又选编“三峡文学艺术丛书”(王作栋主编、周红琼副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至2005年已经出版第五辑。
2000年,甘茂华的散文集《鄂西风情录》,刘小平的诗集《鄂西倒影》,荣获首届“湖北文学奖”。
2002年,姚鄂梅的中篇小说《马吉》,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周立荣的长篇报告文学《敢问路在何方》、陈孝荣的中篇小说《农委主任》,获得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蒋杏的长篇小说《走进夏天》,获得“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提名奖。其他还有:
刘不朽的《三峡探奥》,在《中国三峡建设》开辟专栏,连续发表。
李华章的散文集《生命的河》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出版;《人生四季》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南野的诗和小说作品,引起省内外关注。
万昌言的《紫血褐土》,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吕志清的长篇小说《玩偶》出版。
李晓梅的长篇小说《烟雨莽苍苍》出版。
闫刚的小说集《圣手》出版。
温新阶的散文集《他乡 故乡》,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张泽勇的散文集《泽勇散文》,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杜鸿的散文集《怀想三峡》,中央文史出版社出版。
韩永强散文集《箫者》,延边出版社出版。
刘小平诗集《巴山夷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郭寒的《目击清江》出版。
杨尚聘的报告文学集《在水中央》新华出版社出版。
刘不朽、胡世全、韩永明 合著的报告文学集《三峡移民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符号、徐达的摄影杂文集《大千百味》,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永久(吴过)主编的《网络长篇小说书系》出版。
元辰的网络文学评论集《网上漫语》,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杜鸿的长篇小说《一个白痴统治的村庄》,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力人的纪实散文(访问记)《巴楚文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符号的杂文在香港《大公报》发表10多篇。
吴绪久的《写意大三峡》,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出版。
李华章散文《欢喜佛》,原发于《散文》,后被翻译成韩文,入选《崑崙山的月亮升起的时候》,2002年在韩国出版。
2010年,朱朝敏的散文《起于乔木》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彭善良的长篇小说《泰雅魂》获得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全国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二等奖;余娅琴的短篇小说《游仙记》获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银河奖;张天一创作的散文《隔代情深似?!吩谥泄⑽难Щ嶙槲帷ⅰ冻て∷怠?、《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等单位联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中荣获散文类二等奖;李星亮创作的小说《月照娘娘山》在中国散文学会组委会、《长篇小说》、《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等单位联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中获得小说类二等奖;林文楷的散文《为老朋友干杯》获中国散文学会授予的“中国当代散文奖”。
四、大事记
1958年,黄声笑先后出版了诗集《装卸工人现场鼓动快报》(湖北人民出版社)、《黄声孝诗选》(宜昌市人民出版社)计2部。同年7月,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写下了著名的《我亲眼见到了毛主席》诗。1960年,黄声笑先后出席湖北省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及全国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宜昌首位中国作协会员。
1962年,秭归宣传干事齐克的散文集《春满长江》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来宜昌作者出版的首部抒情散文集。
1964年,齐克加中国作家协会。
1965年5月,刘不朽、习久兰被推选为湖北省代表,出席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回到武汉后,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人的欢迎与接见。
1979年8月,为湖北省文联定为向国庆30周年献礼的宜昌作家鄢国培54万字的长篇小说《漩流》,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宜昌文学史上首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在全国反应强烈,出版社相继两次再版,计发行26万余册。
1981年,远安作家张映泉于《长江文艺》发表小说成名作《维纳斯闯进门来》,《湖北日报》辟专栏对《维纳斯闯进门来》开展讨论;次年《作品与争鸣》转载该小说,将讨论推向全国。1984年,他的短篇小说《同船过渡》在《青年文学》发表;同年,该小说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为宜昌小说作品首次获得此奖项。
1982年12月,原宜昌市文联正式成立;直属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有文学、戏剧、曲艺、美术、摄影、音乐、书法。并创办市文联刊物《作家摇篮》;1985年,该刊改名《三峡文学》,全国公开发行。
1992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后,原宜昌地区文联与原宜昌市文联合并成立宜昌市文联。文联直属文学艺术家协会有作协、民协、美协等计12个。时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中,有中国作协会员黄声笑、齐克、刘不朽、习久兰(已故)、鄢国培、李华章计6人,省作协会员20余人。
2000年,宜昌散文作家温新阶的第三本散文集《他乡·故乡》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入散文69篇,计20万字。该书首印10000册,获得了读者和文学界的一致赞赏与关注。2009年,该书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2002年,宜昌作家吕志青的中篇小说《南京在哪里》在《收获》发表;次年该中篇小说获上海第六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三等奖,2004年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
2003年,赵瑜、胡世全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革命百里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次年该书获全国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五个一工程”奖——
1999年,杨建章创作的3集广播剧《移民县长》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2007年,甘茂华创作的歌词《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获第十届(2003-2006)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2年,周立荣歌词《巴土恋歌》获第十二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4年,周立荣歌词《江河恋》获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会员发展情况
截止2024年1月,已有中国作协会员39人,湖北省作协会员334人,市级作协会员1399人。
来源:宜昌市作家协会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