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诗意宜昌什么时间提出来的?提出诗意宜昌是一个什么背景,有什么故事可以跟新华网网友分享?
周立荣:诗意宜昌是2014年提出来的。提出“诗意宜昌”,有几个原因:一、宜昌是汉语诗歌的源头,是屈原的故乡,当时这张牌我们打得不够。二、宜昌这座城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需要一张文化牌,这张牌就是“屈原”。但屈原只是一个文化符号,相应的城市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来,所以我们举办第一届端午诗会时,主题就是“诗意宜昌”。
当时,市文联提出了打造“中国诗歌之城”品牌的设想,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向中国作家协会汇报,中国作家协会对宜昌打造“中国诗歌之城”表示支持,协调中国诗歌会具体落实此事。中国诗歌会派出专班到宜昌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宜昌诗歌文化底蕴丰厚,诗歌创作人才济济,决定授予宜昌“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并于2014年6月在宜昌举办的“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诗会上进行了授牌。
新华网:诗意宜昌内涵是什么,这些年来有什么变化和发展?
周立荣:我认为诗意宜昌要有两个内涵:一是打造有形的诗城,二是营造无形的诗意。打造有形的诗城即要加强城市诗歌文化布局,包括公园、宾馆、饭店等都要有诗歌的元素,要让人一走进宜昌就能感觉到这是一座诗歌的城市。营造无形的诗意就是要让宜昌人感受到诗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让他们在诗意中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主要有两点:第一,刚提出“诗意宜昌”的时候,我觉得它还是一张白纸。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具体领导下,全市诗歌文化持续繁荣发展,群众性诗歌文化活动不断举办,诗歌爱好者、文艺工作者队伍迅速壮大,现在“诗意宜昌”正在成为现实。晚上你在滨江公园走一圈你就知道什么叫“诗意宜昌”。我年轻的时候看到有老人在那里唱歌咏诗会觉得无法理解,但现在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我觉得这是热爱生活的人,热爱城市的人。有一天晚上,我还看到一个姓王的大姐在那里弹电子琴,她说音乐是她一生的梦想,这里就是她的舞台,一有时间她就想过来??吹剿侨甯鋈艘黄鸬俪?,这让我差点流泪,我觉得这就是诗意生活。
第二,我认为“中国诗歌之城”的建设助推了宜昌“文明城市”的发展,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方面发挥了作用。现在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段时间,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对大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那么突出。如果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诵诗,可能被看作是神经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写诗读诗,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文化人。
新华网:宜昌端午诗会举办以来,内容和形式又有哪些变化?
周立荣:宜昌端午诗会是从2014年开始举办,当时叫“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暨端午诗会。在宜昌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后,我们就开始做策划。第一件事就是跟中国诗歌会联系,在中国诗歌学会的支持下设立了“中国屈原诗歌奖”面向国内各地作协征集稿件。最后我们共征集到了三万八千多篇稿件,评出了10个奖,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在获奖的10个作品中,其中有4个又获得了当年的鲁迅文学奖。
第一届端午诗会影响非常大,海峡两岸很多诗人都前来参加,引起了很多人对宜昌的关注。诗会是两年一届,2016年又办了第二届,去年文化部在宜昌举办第五届中国诗歌节、推出了“诗颂中华”文艺演出,加上今年的这一届,一共是已经举办了四届。
最初提出打造“中国诗歌之城”,我们有几个考虑:第一,我们要弘扬好、传承好屈原的诗歌精神。第二,诗歌之城的牌子只是一个符号,我们的目的是要提升宜昌人的精神素质,营造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在内容策划上,这几届端午诗会在不停的变化。以前我们是为诗而诗。第二届以后,我们开始选择一些非常唯美的诗歌。到了今年,我们就是严格按照“绿色宜昌、浪漫家园”的主题来选择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慢慢的摸索,一步步做的更好。
新华网:今年端午诗会有哪些特色和亮点,您如何评价今年端午诗会?
周立荣:今年端午诗会的特色和亮点,我认为有几点:第一,完全是按照新发展理念来策划和举办,体现了“绿色宜昌、浪漫家园”的元素。第二,全部作品都是原创。所有诗歌作品突出宜昌主题和新时代立场,保证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符号完全满足我们的策划需要。
最后一共设计了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家住长江边”,讲的是历史、人文、山水,把最美的东西呈现出来。第二篇章是“爱在音画中”,讲的是人的诗歌情怀、人的情感。第三个篇章是“诗咏新时代”,围绕新时代这个主题,我们策划了一个重头戏,即感恩新时代。
今年的诗会做完之后,我听到方方面面很多反馈,都说诗会非常成功,不虚此行,没有想到宜昌诗歌晚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作为宜昌的文联主席,我认为办好诗会,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担当。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主要在于,第一,诗会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我们坚决贯彻了长江大?;さ男吕砟?,坚持了幸福家园、绿色家园、生态家园主题,每一个节目、每一个符号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第三,我们贯穿了宜昌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所坚持的“塑形、铸魂、惠民”理念。选择艺术家的时候,我们要求所有的艺术家必须是正能量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和诗人都非常敬业、给力。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对我们“中国诗歌之城”的建设也非常支持。这些都让我们非常的感动。
新华网:今年诗会上篇是家住长江边,长江元素在今年诗会中占有什么地位?
周立荣:长江元素的诗篇在今年诗会中占有70%的比例,绝大部分作品都和长江有关。我觉得宜昌的城市定位应该是长江水岸上的浪漫家园,生态、绿色是“诗意宜昌”的应有之义,所以我们作品也会围绕这样一个内容来展开,这是今年的一个特色。宜昌这个城市离不开浪漫,也离不开温暖。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孤独和无助的时候,非常需要温暖,需要诗歌来温暖我们的生活。我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应该有一种诗歌情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这样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ㄔ鹑伪嗉撼陆#?/p>
【链接】——
新华网湖北•头条:《绿色诗意生活 诗歌之城宜昌人民的新追求》
文/图:本网编辑部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