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我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实施,12月4日至7日,湖北省作家协会在宜昌市举办了湖北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创作暨基层作家培训班。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申东辉,省作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耿瑞华,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宜昌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雯,宜昌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扬领导等出席培训班开班式,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的30余名基层作家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12月5日上午,举办湖北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创作暨基层作家培训班开班式,开班式由省作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耿瑞华主持。
覃照在讲话中表示,湖北省作家协会在宜昌市举办此次培训班,是推动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在湖北、在宜昌落地生根的有效举措,是为宜昌作家、湖北作家搭建与专家、文学编辑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必将有力促进湖北基层作家能力素质提升,助力宜昌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申东辉在讲话中指出,全省作协系统和广大作家要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自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学创作生产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挖掘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凝练荆楚文化标识,打造新时代湖北文化品牌。要积极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实施,改进叙事传播方式,加强文学作品创作生产,讲好中国故事、湖北故事、山乡巨变故事。要珍惜学习机会,全面提升作家自身综合素养,不断开创湖北文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此次培训中,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李银安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论述与情怀足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化论述精神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体系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为学员们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涵。人民文学杂志副编审、外文版副主任李兰玉结合自身丰富阅稿编稿经验,从写作意识、写作惯性和写作方法等方面与作家们共同探讨了“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创作的几点思考”。著名作家、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卢一萍以自身创作《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堂湾》等作品的经历和感悟,向学员们讲授了“小说创作的虚构之美”。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晓苏以紧贴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探索新民间叙事为题,从新叙事的主体、新叙事的结构、新叙事的语言三个角度,与大家畅谈了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创作的路径与方法。
12月7日上午,由耿瑞华同志主持,召开了湖北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创作交流座谈会。长江文艺杂志社选刊副主编鄢莉与大家分享了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的心得,张弛鹏、吴林艳代表参训学员交流了学习收获,学员们与《三峡文学》编辑就个人作品创作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申东辉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培训班是省作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要部署。培训班具有党组高度重视、地方大力支持、课程丰富合理、学习氛围浓厚热烈、成效光明可期等五大特点。他希望广大基层作家,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时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伟大时代催生伟大作品,也呼唤伟大作品;伟大作品要表现伟大时代。广大作家要积极投身到新时代波澜壮阔图景的书写中。二要明确重点任务,努力打造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精品力作。把自己的创作融入到新时代山乡巨变这个大计划、大主题、大要求中,以长篇小说为抓手,纲举目张,带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文学等全面繁荣。三要遵循艺术规律,努力讲好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中国故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精品的“三精”要求、“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要求,正确认识山乡巨变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塑造出讲中国道理的中国文学形象,创作出具有历史厚度、哲理深度、生活热度、艺术高度的精品佳作。
培训期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足迹,学员们还参观走访了三峡大坝、许家冲党建教育基地,在一线感受新时代发展之巨、生态之美、城乡之变。